腾讯在自家产品 “腾讯云助手”和“腾讯视频”小程序率先上线了这一功能。此外,腾讯还推出了QQ登录小程序,其他小程序可调用该小程序,以获得QQ登录授权。
例如在“腾讯视频”中用QQ账号登录,如果该账号有会员,那么在
小程序中也能使用会员功能。虽然目前QQ登录功能只能在腾讯官方出品的小程序中实现,但是随后这个功能应该会进一步开放。也许未来所有的小程序都能接入其他平台的登录口。
其实在小程序跨平台这件事情上,腾讯已经释放不少信号。今年1月初,QQ浏览器中出现了小程序入口。而且QQ浏览器里的小程序被赋予了分享到微信好友、微信朋友圈、QQ好友和QQ空间的能力。
上周微信宣布,小程序支持打开App。简单来说,就是用户把App链接分享到微信后,点开就是小程序页面。要想再回到App,不需要退出微信,只需在这个小程序页面里打开App即可。也就是说,小程序和App之间基本打通了,小程序即将成为相互割裂的App岛屿之间的桥梁,这一点意义重大。其实打通小程序与App,打通微信与其它腾讯系产品,都只是小程序“走出去”的第一步。作为腾讯的战略级产品,也许小程序最终会跳出腾讯生态,连接各个平台,成为互联网流量的“枢纽”。毕竟,不断升级开放和连接的能力,始终是小程序最重要的使命。
张小龙说,“小程序最终的目的,不是在线上玩一个游戏,获得一个服务,我们希望通过小程序作为万事万物沟通的语言”。微信生态的所有产品都是先做后说,只有小程序是例外。
从张小龙提出“应用号”概念后,小程序仅仅用了一年就正式推出,和这些开发者的积极推进有很大的关系。聪明的开发者,早已经从张小龙和微信的态度看出小程序的重要性。张小龙也毫不隐瞒地说:“微信生态的所有产品都是先做后说,只有小程序是例外的。”这个被赋予强大想象力的产品,到底会有哪些影响和商业潜能?。
企业家要注意的几大细节:
1、小程序的入口位置主要通过“扫一扫”二维码,这决定了线下将是最初小程序触达用户的主要场景。
“扫一扫”是微信中很基础的功能,张小龙说“扫一扫是微信触达周边的最基本方式”。这里所提到的房间就是线下场景,如果小程序的主要入口是来自于二维码的话,那么线下扫码的频率会比线上更高,因为用户的服务诉求主要来源于线下。比如,到达银行发现排队的人很多,如果银行提供智能排队的小程序,用户将更自然地在银行扫码二维码直接使用。汽车站客票一直无法线上化的例子,如果直接扫车站或窗口旁边的二维码,就可以通过汽车站提供的小程序购买车票,这将给用户带来很好的体验。
小程序的搜索只是有限搜索,极有可能是根据某个用户搜索过的数据进行单独推荐。如此一来,“扫一扫”将是小程序最重要的入口,而线下才能承载更多的二维码。事实上,扫码对用户来说已经是比较“重”的行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不愿意因为无关痛痒的诉求扫码或者关注公众号,所以,把小程序的二维码置放在用户诉求最明显的地方,就显得格外重要。
2、小程序不做应用商店,微信的推荐逻辑颠覆了传统互联网推荐方式。
比如,小程序可以被分享给微信好友、群,绝大多数人对来自好友、微信群的推荐是毫无防备心理的。这时候,好友、微信群就是社交推荐,朋友是“推荐器”。如果按照传统互联网的逻辑来推荐,大数据才是“推荐器”。社交推荐和大数据推荐的区别是,朋友会推荐陌生信息,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信息和新鲜感;而大数据是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关联信息。企业同样要抓住这个社交推荐的关键因素。而如何才能在一开始就让更多的用户推荐?和订阅号一样,抓住微信大部分用户的服务心理诉求,来进行产品设计。
3、小程序不能订阅,但可以在公众号中添加小程序入口。
虽然小程序和公众号是独立关系,但可以进行关联:如果公众号和小程序的所属机构是同一家公司主体,就可以在公众号里“看到”这个企业还做了哪些小程序,或者在小程序里也可以看到,做这个小程序的企业还做了哪些公众号,可以互相跳转。虽然张小龙没有明确指出粉丝导流的问题,但公众号和小程序的跳转已经说明了,公众号的粉丝是可以导入小程序中的,也就是说,在小程序中可以关注公众号,也可以在公众号中进入小程序。